
6月10日,也就是文章刊載出來的今天,我從大學畢業了。
記得剛進入互動系時,我的生活可說是一團混亂。先是因為個性內向導致專題分組吃虧,好不容易找到組別,卻又因為技術力不足結果作品做不出來,最後只能用「演」的。也是在那個時候,我深深地體會到:在互動系,光會設計是遠遠不足的,我還必須要掌握程式能力才行。
然而,縱使目標再明確,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。在還沒達成目標以前,只能過一天算一天。

當時我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就是三件事:課業、英文、寫程式。只要一有空堂,我就會和同學往圖書館的自習室裡頭跑,他做他的事情,而我則是看寫程式的教學影片。對於以前從沒接觸過程式的我來說,忽然要開始學寫程式,真的特別地痛苦,什麼變數、型別、指派、函數等程式概念一個個地被灌進腦中,感覺腦袋隨時都在爆炸邊緣。到底有沒有搞懂先不論,光是要把這些概念記起來就已經很吃力。如果你問我那時的壓力大不大?我會說我那時就像是在追趕著連「目標」是什麼都不太清楚的「目標」,一心只顧著向前,也沒有時間留給我沮喪、氣餒。

其實在入學以前,我對於「從互動系畢業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?」是完全想像不到的。高中作品集裡寫到這題時,也只是憑著粗淺的想像胡亂寫寫。但經過這四年,經歷學寫程式、接觸UI/UX設計、去老師的公司作為UI設計師實習還有畢業製作以後,我想現在的答案有比當年變得更加清晰:我喜歡UI/UX設計,但在那之上,我也想藉著互動系學到的一切,創造更厲害的「事物」。
至於那件「事物」具體來說是什麼,坦白說我也不確定,但這個個人網站裡所寫下的一篇篇文章、我的插畫品牌「心聲CAFE」,都是其中之一。每當說到這個話題,許多人總是會對我那連自己都搞不清楚的答案感到驚訝、困惑。但我想說,我真的沒有辦法說出肯定的答案。這是因為,不僅是這個世界變動的太快,我自己也變得太快。
高中畢業的時候,我壓根就沒想過自己未來會學寫程式,後來還變成畢業製作的程式主要開發者;我也沒想過自己會學會寫網頁,還自己架了一個個人網站連載文章;我也沒想過未來會瘋到去學日文、泰文,每天還學得不亦樂乎。實際接觸這些新事物以後,想做的事情就一個接著一個地蹦出來,甚至每件想做的事情前後還會有因果關係、綜效,這些都是單靠現在的我,所無法精確預測的。當然,我還是有個 UI/UX設計的大方向,但看著現在人工智慧的發展,還有對過往自己的認識,未來我會不會成為一個大家口中說的「UI/UX設計師」,都還很難說。但就算真的是這樣,我相信我也會從中找到可以創新的地方。



對我來說,我現在的自我期許就是「我想做什麼,我就要能成為什麼」。決定要繼續留在北科互動讀研究所,也是這個原因。展望未來的兩年、五年,我感到無比的雀躍。歷經大學四年的訓練以後,我的能力、夢想、視野都比四年前寬闊了很多。現在的感覺就好像輕輕一躍就能衝破雲層,飛向更遠的遠方。

RECOMMEND
-
在北科大互動所讀碩士:我的親身經驗與收穫(第二年)
日子過的真快。轉眼間,該是時候將尚未完成的這一系列文章,添上最後的一筆了。 👉老樣子,在文章開始前,需要註明本篇文章僅是…
Aug 18, 2025 -
24。追尋的答案。
就連動筆寫下這篇文章的這一刻,我仍然對於兩年研究生涯已結束的事實感到恍惚。碩一下那時參加放視大賞、金犢獎、研討會等等的記…
Aug 05, 2025 -
以「設計」改善台灣的公共服務:2025台灣設計研究院寒假實習經驗分享 [公共服務組]
每天早上上班都要看一次的設研院服務台門口。 懷著對設計研究院的好奇,我投下了2025寒假實習生的履歷,來到了公共服務組。…
Feb 07, 2025 -
在北科互動設計研究所讀碩士:我的親身經驗與收穫(第一年)
身為自互動系大學部畢業、未來又想從事UI/UX工作的我來說,對於「是否要讀研究所」這個問題比別人倍感迷茫。所以在本篇文章…
Aug 18, 2024 -
日檢JLPT N3~N1通過心得、選書策略與學習方法分享
隨著一月的日檢N1通過,我的日檢挑戰之旅也暫時告一段落。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,最為重要、卻也令我感到十分迷茫的部分,就是選…
Jun 11, 2024 -
對使用語言,第一次產生了實感
直到上研究所後,我才對運用「英語」有了實感。對許多人來說,包括我自己,英語有時儘是單字和文法的曖昧糾纏,「時態」、「代名…
Jan 21, 2024
認識服務設計後,我認為參展新一代設計展的作品可以改善的四件事
Jun 11, 2023
北科互動系108級畢業製作專訪:體感互動組《落日迷途Never End》|畢業製作特輯
May 31, 20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