屬於泰文字型的設計美學與故事


文章系列介紹

我的從零開始泰文學習之旅。

謝承邑 從零開始的泰文學習記錄 屬於泰文字型的美學與故事

去年,我曾寫了一篇文章討論泰文襯線體與無襯線體字型的差異,但由於當時對泰文的認識尚淺,文章僅涉及了兩者在外觀和風格上的差異就結束了。然而,這個主題實際上還有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地方。不僅如此,自那篇文章完成後,我在學習過程中又陸續地接觸到了各種不同的字型,這些經歷給了我新的靈感,最終促成了本文的誕生。

在這篇文章中,我將更詳細地帶領讀者們探究泰文字型的起源,並借鑑西方字型的分類方法,系統性地介紹各種泰文字型。


無襯線字體(Loopless Script)與襯線體(Looped Script)

👉

嚴格來說,“Loopless”和“Looped”並不完全等同於“襯線”與“無襯線”,因爲它們指的是字的不同特徵。但本文出於便於理解的考慮,使用了此翻譯法。

原先,我以為無襯線體(Loopless Script)是現代設計師們單純基於藝術表現目的,進而將原有文字加以簡化而創造出的字型。然而,在看過這部泰籍字體設計師Promphan Suksumek的演說影片後,我才瞭解泰文襯線體與無襯線體的誕生與演進,實際上與泰文字錯綜複雜的演變史息息相關。

她的演說中提到,歷史上最早有記錄的泰文字發展證據,可追溯至西元1292年的蘭甘亨碑(Ram Khamhaeng Inscription)上頭的帕拉瓦文(Pallava script)。理論上,泰文字便是由這些字母逐漸演變而來。然而不幸的是,由於期間發生的戰爭導致許多重要史料遺失,泰文字的發展史因而至今仍有約 200 年的空白,恰好是文字從象形型態過渡至「圈圈」的關鍵時期。因此,文字中的「圈圈」究竟是出於何種目的而誕生,仍不得而知。

另一方面,無襯線字體的發展史同樣撲朔迷離、難以界定。目前我們只知道兩點:其一,西元 1899 年,無襯線字首次出現於政府官方文件,但至今未找到更多討論該設計的作者、緣起及使用原因的有力文獻;其二,同一時期的「那里沙風格字(Naris Style)」,可能促成了無襯線體的誕生。

那里沙拉·努瓦迪翁親王。ไม่ทราบ. Unknown., Public domain, via Wikimedia Commons

那里沙風格字源於那里沙拉·努瓦迪翁親王的設計手稿,特點是簡化的字型與明顯的筆劃粗細變化。這種風格盛行於當時的美術工藝學校,許多自美術工藝學校畢業的職人將其應用於海報、漫畫等各種媒體中,使之普及到平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在此期間,人們也開始嘗試各種風格的字型設計。其中,由 Manop Srisomporn 先生設計的「Manoptica」最具劃時代意義。

Manoptica字體設計稿。Design: Manop SrisompornPhotograph: Pracha Suveeranont, Public domain, via Wikimedia Commons

Manoptica 字型因應 Dry transfer 潮流而誕生,後來在蘋果電腦公司的協助下被轉製為 ASCII 數位格式。此字型的最大特色是與國際間享譽盛名的「Helvetica」字型完美搭配,擁有優雅的無襯線設計。因此,Manoptica 的許多字母看起來就像是從拉丁字母直接複製過來的。最初的 Manoptica 中,「ร」有兩種變體:一種像拉丁字母「S」,另一種則較接近傳統寫法。最終,前者因更受歡迎而定案保留。人們能夠輕易識別「S」為「ร」,據說是因為這種寫法與人們快速書寫「ร」時的運筆軌跡相似。

謝承邑 從零開始的泰文學習記錄 屬於泰文字型的美學與故事 Manop字型 Helvetica字型 比較
Manoptica字型可與Helvetica字型完美搭配

Manoptica 字型作為泰文數位字型的先驅,不僅引領了泰國字體設計界全面擁抱電腦作為設計工具,更推動了泰文字型的爆發式發展。這場由 Manoptica 引發的數位革命,最終塑造了我們今天所見的豐富多樣泰文字型。進一步來說,所謂襯線字與無襯線字,其差別遠不止於表面的審美差異,更是泰國不同時期的文化、經濟、教育、政治等方面的縮影。


泰文字風格分類

接下來,我將試著將各種泰文字型分類:

謝承邑 從零開始的泰文學習記錄 常見字型特色比較

※值得一提的是,Sarabun是廣泛用於政府文件、教科書的字體。其地位相當於中文的「標楷體」。

除此之外,即使同為襯線體或無襯線體,但不同的字型間仍有許多值得玩味、細細比較的細節:

如何讀懂不同設計風格的泰文字

我在Youtube上找到了這部Namm老師的影片,系統性地講解了無襯線體、襯線體與其他各式藝術字型的字符變形邏輯。只要學會辨識特徵,要看懂這些藝術字就不再困難~

另外,這部由Learn To Read Thai頻道所上傳的影片中,展示了泰國真實的廣告、宣傳品所實際使用的泰文字型,是非常珍貴的參考資料:


同場加映

👉

從這裡開始,或許是只有語言狂熱者、字體設計狂熱者才有興趣閱讀的領域!

泰語的起源

前個段落中所提及的「帕拉瓦文(Pallava Script)」,可說是泰語非常早期的祖先。更準確地來說,如今我們所使用的泰文是演變自素可泰文字(Sukhothai Script),而素可泰文字(Sukhothai Script)本身又是源自高棉古文字(Old Khmer Script),一種源自南印度帕拉瓦字母的南方婆羅米書寫風格。

現代的泰語襯線字與無襯線字設計

Cadson Demak(泰國著名的字體設計和印刷樣式設計顧問公司)的網頁中,詳細介紹了關於現代泰語襯線字、無襯線字設計的細節,包括:字體X高度與Bor高度設計、無襯線字體的簡化過程……等等。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可以看看!

另外,如果你是訂閱了Adobe軟體套裝Creative Cloud的使用者,其隨附的Adobe Fonts服務便有包含來自Cadson Demak所設計多款的精美字體!其中也包括本文裡所提及——享譽盛名的Manop!


參考資料

Suksumek, P. (2019). The Evolution of Thai Loopless Script. Retrieved Sep 10th, 2024 from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Z9DRuNp4u0

Rattavisit, P. (2012). Manop Srisomporn The Documentary (Part 2). Retrieved Sep 10th, 2024 from http://anuthin.org/2012/06/25/manop-srisomporn-the-documentary-part-2/

Thai, B. N. (2023). The origin of the Thai script. Retrieved Sep 10th, 2024 from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EamK15Rfi8

Thai Script. Retrieved Sep 10th, 2024 from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Thai_script

Jaturapattarapong, N. (2021). Quick Guide on Basic Thai Typography. Retrieved Sep 10th, 2024 from https://www.cadsondemak.com/medias/read/quick-guide-on-basic-thai-typography-part-1

用chatGPT加速泰語學習

我客製化了專用GPT,可拆解說明泰語單字並提供例句!

立即交談

追蹤我的IG帳號@chengyi_hsieh

我的最新動態都在這裡!

追蹤

RECOMMEND

PROMOTION

全面釋放設計生產力

集結超過10種以上專業工具的Spaciing(Figma plguin),可幫你省下可觀的寶貴時間。

立即購買